所(园)科研团队在中山杉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方面获得系列突破
中山杉科研团队历经四年潜心攻关,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领域 “多点开花”,用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中山杉育种装上 “加速器”,更揭开了针叶树种胚胎发育的神秘面纱。
83
2025.08.11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我所专著《神奇的落羽杉》荣获第38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近日,由我所编写完成的科普读物《神奇的落羽杉》荣获第38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83
2025.07.16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所(园)植物生态修复研究团队揭示典型盐生植物热解特性并评价其生物能源利用潜力
所(园)植物生态修复研究团队通过热重分析技术、并结合多种热解动力学模型系统探究了典型盐生植物热解(共热解)特性。
98
2025.07.10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我所科研人员出席CMF教育变革驱动时尚产业赋能论坛并作报告
6月21日,“智感未来:CMF教育变革驱动时尚产业赋能” 高峰论坛在北京服装学院启幕,我所植物染研究组组长汪琼出席并受聘担任客座教授。
72
2025.07.09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所(园)在国际植物学权威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落羽杉基因组研究论文
近日,所(园)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植物景观生态项目组发表研究论文,通过落羽杉基因组的解析揭示了高等植物的洪水应答机制和耐水植物基因组的趋同进化。
59
2025.05.26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所(园)植物生态修复研究团队揭示内生真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及机制
近日,所(园)科研人员在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杂志发表论文,证明一株短梗霉属内生真菌JRF1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并对其促生机制做了进一步研究。
485
2025.03.25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所(园)研究团队揭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参与调控根际细菌诱导的植物抗性的新机制
近日,所(园)科研人员揭示了一组隐藏在植物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免疫组件,以及根际细菌诱导植物抗性背后的新机制。
568
2025.02.21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所(园)科研人员在微塑料添加剂对土壤氮素循环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所(园)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深入探讨了聚乙烯微塑料、聚乙烯树脂和塑料添加剂对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理化性质、氮循环功能基因、微生物组成和氮转化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聚乙烯微塑料和塑料添加剂增加了溶解性有机氮,而聚乙烯树脂则降低了其含量,并表现出更高的微生物生物量。
146
2024.12.09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所(园)科研人员在滨海盐碱地不同树种凋落叶分解对土壤碳储存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所(园)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对五种沿海绿化常用树种,即杨树(Populus deltoids)、女贞(Ligustrum lucidum)、中山杉(Taxodium ’Zhongshanshan’ )、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和夹竹桃(Nerium oleander)的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土壤有机碳积累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利用原位凋落袋方法,监测
196
2024.12.04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江苏省科技厅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生物炭基菌肥提升盐碱土碳汇能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工作推进会暨现场观摩会在盐城召开
11月6日,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植物生态修复团队组织相关专家、领导及项目团队成员在盐城市大丰区试验基地召开了项目工作推进会暨现场观摩会。
134
2024.11.12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所(园)共建的“中国色植染博物馆”举行首展活动
2024年7月12日,“中国色植染博物馆”首展活动开幕。
245
2024.07.18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举办学术交流会
2024年5月15日,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邀请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毛岭峰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启示》的学术报告。中心全体人员和所(园)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76
2024.05.16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