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于2014年由植物景观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更名而来。现有研究项目组5个,分别为园林植物生态项目组、植物景观生态项目组、植物生态修复项目组、植物染项目组、生态环境修复项目组。现有在编科研人员3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另有在读研究生(包括联合培养)36人。
中心主要围绕植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运用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遗传学、土壤学、植物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开展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新品种培育与新技术推广、退化生态系统评估与治理、功能微生物制剂开发与应用等研究,以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为优势技术手段,研究并解决江苏乃至华东地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环境质量、景观美学、固碳减排、生态和谐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至今,中心共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0个、省级林木良种11个,国家林木良种3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1件,制定地方与行业标准28项,编著及参编专著20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7名。获批国家林草局林木种质资源库1个、国家林草局工程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工作室”1个。获得省长标准质量奖2项、省林业局首届优秀科普作品2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
主 任:华建峰
海滩涂盐土改良和绿化造林生态工程研究
针对江苏沿海开发和海上苏东建设的需要,开展耐盐绿化植物的引种试验,土壤水盐动态,土壤-植物-大气环境互作与生态调控研究,探索沿海重盐土区绿化的技术途径,为沿海滩涂开发、盐碱地绿化和滩涂围垦后的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重要生态和园林植物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
利用中心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方面的优势,收集并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和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并进行抗逆性、生态与景观价值等的综合评估;以提高树种的抗逆性、生长量和景观价值等为目标,培育优良杂交品种,并加以推广应用,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环境质量、景观美学、生态和谐等方面的需求。
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农业建设
针对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进行功能性植物的引种收集,植物根际功能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保藏,生物质炭的制备与改性,形成生物质炭负载菌体及植物-微生物联合的污染环境生态修复,以及土壤改良综合技术,为生态环境修复、土壤改良与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公路绿化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针对我省公路景观和美丽江苏建设的需要,运用工程学、植物学、生态学和园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我省公路、湿地公园和景区绿地等场地的建设理论、构建技术和相关政策研究,为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
木本油料植物的选育与推广
根据油用牡丹和浙江红花油茶等木本油料植物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筛选优良单株及品系,优化育苗及栽培技术,研究与油酸含量相关基因的调控机理,为木本油料植物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定向育种奠定基础。
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制和防治措施
针对华东沿海地区生物入侵现象高发的特点,应用入侵生态学理论探索和揭示外来植物的迁移和定居机制,利用生态恢复技术和保护生物学方法,研究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保障。